网站首页>时时播报 > 正文

今日热搜:焦点访谈丨勇敢超越——我这十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20 08:30:09

这十年,航天员、航天器遨游太空的身影高频闪现;奋斗者号、复兴号等大国重器创造历史的高光时刻屡次抢眼;从4G到5G,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感也越来越强了。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或是海里游的,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这十年,我们创新的底蕴更为厚实、创新的领域更为宽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祝融、嫦娥、玉兔,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读懂的浪漫。孙泽洲和他的同事们,让这些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航天器一个个奔向浩瀚的宇宙。一边“奔月”、一边“探火”,就是他们的日常。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孙泽洲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当然压力大。特别是在此之前, 因为挑战和风险巨大,火星探测任务一般都是循序渐进,先环绕探测,等熟悉了火星情况,下一次再释放着陆器到火星表面探测。

2016年,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立项,却没有选择和其他国家一样循序渐进,而是打破常规、大步前行。敢想敢试,这就是孙泽洲的做事风格。不过自信当然源于实力。在这之前,孙泽洲曾经担任过嫦娥三号、四号系统总设计师,深空探测经验相当丰富。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孙泽洲:2013年嫦娥三号在月面的着陆也验证了我们对于技术的掌握,所以说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我觉得确实有这样的基础,能使想法变成现实。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上了天。不过它的这趟太空之旅可不容易,它得完成三个重要任务——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用一次发射就干成这么多事。就在同一个月,美国的毅力号和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也发射升空,天问一号有了两个同场竞技的对手,而它承担的任务更多、更重。

要交上满意的答卷,就得做好每一道考题。要想让天问一号完成许多前所未有的任务,除了要埋头苦干,还必须大胆突破、掌握新技术。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缪远明:新技术一旦应用,专家出于对任务可靠性的保证,都会提出各种质疑。但是孙总没有说专家质疑就放弃这种新的技术,而是针对每一项专家质疑都去了解,到底这个专家在怀疑什么,真正不放心的点在哪儿。把这些疑点一一解决了之后,然后说现在这个技术是可以用在火星上的。

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成功着陆。这场考试,孙泽洲和团队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不过孙泽洲的考试可不止这一场。就在2016年,也就是火星探测任务立项的同一年,奔月的嫦娥四号也立项了。当时46岁的孙泽洲同时担任了这两项任务的总设计师,开启了一面飞月球、一面奔火星的生活。这听起来挺浪漫,但想想这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这场奔月的考试,孙泽洲和团队要让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可是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尝试过的。为什么呢?因为月球背面和地球的通信很难实现。无人敢干,但如果成功,将对深空探索意义重大。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在月球背面预选区着陆。十年间,孙泽洲和无数航天人,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者,也是见证者。从“奔月”到“探火”,推动着中国航天一步步远行,去探索宇宙更多奥秘。

梁建英,我国高铁装备行业赫赫有名的女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她和无数铁路人一起,推动着中国速度一路领跑世界。高速、平稳、安全的高铁如今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不过这一切来得可不容易。

因为没有统一车型标准,不同平台研发的列车不能互通。2013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启动,开启了中国高铁新征程。当时,梁建英作为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的总工程师,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项目一开始,梁建英就提出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近乎苛刻的目标。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田爱琴:轻量化要求高,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性方面的需求,超过国际上高速动车组所有生产商。

最大限度保障旅客的安全,这是梁建英最看重的事。即使承担更多责任,也要把安全性做到极致,艰难的攻关开始了。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复兴号CR400AF动车组总工程师 梁建英:一列车零部件的构成是五十多万个,每列车的图纸都是一万多张,每一个零部件都对车辆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那时候压力还是蛮大的。

无数次的设计与论证,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验证安全性的对撞试验开始了。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田爱琴:大家都满怀信心地看着这个车,速度越来越快,撞上那一瞬间我们大家都屏气凝神,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预期,设计要重新考虑,我这个眼泪就顺着流下来了。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复兴号CR400AF动车组总工程师 梁建英:我就跟她讲,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去复盘,把它分析出来,然后找到可优化的地方,去彻底解决它。

经过艰苦攻关,不断改进和升级,令梁建英自豪的是,“复兴号”在运营速度、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在全球都首屈一指。

梁建英出生在一个吉林的小镇,父亲是镇上小火车站的调度员。工作很平凡,但父亲却很认真,他告诉梁建英,火车调度关系着所有乘客的安全,马虎不得。这给了梁建英很大影响。而火车也是她童年里亲切的小伙伴。

和火车的缘分一路同行,考大学时,梁建英选择了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后,梁建英来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她有了一个大梦想,要研发出世界上最快捷、舒适的列车。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复兴号CR400AF动车组总工程师 梁建英:我喜欢看武侠小说,因为我觉得武侠小说有的时候高手跟我们专家是很相像的。如果想要走得深,走得远,首先就应该是站在国家战略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去成就你的未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大梦想需要大舞台,恰逢我国高铁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梁建英和中国铁路人的梦想,在奋进拼搏中,一个个变为现实。

关键词: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国有机床厂发展情况之“十八罗汉”机床厂的诞生
国有机床厂发展情况之“十八罗汉”机床厂的诞生
十八罗汉机床厂一览1 齐齐哈尔之一机床厂生产的立式机床质量过硬,被誉为共和国的当家装备"; 2000年改组为齐重数控,2007年被浙江天马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