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太原龙山,那些全真教石窟-焦点速递

来源:锦绣太原城    2022-11-14 17:44:29

龙山为何得名,我不得而知,而龙山石窟中的诸多龙纹,却让这座山与“龙”有着不解之缘,这在中国其他石窟中极为少见。为何在龙山石窟中频频出现龙的图案?

金庸笔下的全真教有点阴阳怪气,历史中的全真教由王喆(号重阳子)创立,不但是金元时期中国北方势力最大的道教宗派,还热衷于塑造王重阳、“全真七子”等祖师造像,在龙山之巅开凿了诸多龛窟,留下中国北方最大的道教石窟群。


【资料图】

1234年,一位叫宋德芳的全真教道长

1234年的一天,全真教道长宋德芳应蒙古行省丞相胡天禄之邀,率门徒云游在山西太原府龙山上。

就在这一年,蒙古与南宋联军攻破了金国蔡州城(今河南汝阳),金哀宗将王位传给完颜承麟后自缢身亡,完颜承麟也在乱军中被杀,金国灭亡。

连年的战火使得北方、中原地区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龙山上曾有座昊天观,如今也是颓败荒凉、破败不堪,见不到一个道人了。

在龙山之巅,宋德芳在荒草中找到两龛道教石窟,纵然已久无人问津,真人的眉目却清晰可见。拂拭石刻,隐约可见“宋仝”二字,许是这个“宋”字让宋德芳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宋德芳让弟子打扫破败的道观,打算重振昊天观。

这段历史,记载在元中统三年(1262)《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石碑上。

说起全真教,读者可能并不陌生,《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便有不少全真教的故事。小说中的全真教,似乎总不太光彩;而历史上的全真教,却显赫无比。

金朝初年,中国北方产生了萧抱珍创立的太一教,以及刘德仁创立的大道教,全真教创立的年代最晚,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元时更是成为中国第一大道教宗派。

宋德芳当年遇到的唐代龛窟,如今还存不存在,历来是龙山一大悬案。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张明远女士提出,龙山石窟第4、第5窟即为唐窟。

第4窟又名三天大法师窟,高180厘米,深200厘米,三壁设有坛基,雕刻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及其子张衡、孙张鲁之像。

第5窟高166厘米,深186厘米,天尊头戴芙蓉冠,同样留着八字连腮胡,左右各有一位真人。

张明远认为:“龙山第4、第5窟所有造像的衣纹,均呈泥条纹凸起,这一点与天龙山唐窟与龙门奉先寺于高宗上元二年(675)凿造的大卢舍那佛十分相近;而雕刻技法多采用圆刀刻出,刀法浑圆、细致、准确,作风雍容、古朴、真实的特点,也都流溢出唐代人物雕刻特有的审美风范。”

不过,《中国雕塑艺术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等都认定龙山石窟开凿于元代。

从1234年开始,宋德芳与门人李志全、秦志安陆续营造了虚皇窟、三清窟、卧如窟、披云子窟、玄门列祖洞等,并在窟中留下了诸多题记,石窟完工于1239年。

有了宋德芳的坐镇,元代的龙山成为中国道教名山,无数石匠在岩壁上往来上下,开凿道教尊神,当风掠过的时候,整个太原城似乎还能听到那一声声“叮叮当当”的凿石声。

龙山石窟与“龙”结缘

元朝灭亡后,龙山石窟再次陷入沉寂。

直到1920年11月,日本学者常盘大定与关野贞到天龙山寻访北齐佛教石窟,听当地人说对面的龙山也有石窟,这才意外发现了龙山石窟。

常盘大定拿出相机,留下了最早的存照:荒草萋萋的山头,突兀耸立着几个石包,自上而下、由西向东分布着9个龛窟,石包上爬满了枯藤与野草,四野杳无人迹,这些荒野中的道教神灵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人间香火了。

1924年,常盘大定又邀请日本庆应大学学生宁超武系统地拍摄龙山造像。

而自日本学者两次考察、拍摄之后,龙山石窟造像头颅大多被盗割,至今下落不明,令人扼腕。

龙山距离太原市区20公里,属吕梁山脉支系,山上松柏苍郁,环境清幽,是一处绝佳的清修之地。

第1窟虚皇窟位置最高,高235厘米,深305厘米,窟中造像有21尊之多,遗憾的是头颅几乎不存,我们只有从常盘大定的照片中去追忆它们昔日的面容:天尊面相清癯,颌下一缕长须及胸,身着宽松的羽衣,趺坐于坛基之上,双手笼在袖中,宝珠形身光环绕他的身体,光中生有五道云气纹;石窟左右壁雕出朵朵祥云,20位头戴芙蓉冠、身披道袍的真人并排站立在云端,飘然恍若仙境。

石窟完工后,宋德芳颇为自得,留下了这则颇有玄理的题记:“丹台琼林,以游以息,云浆霞馔,以饮以食。其动非心,其翔非翼。听不以耳,闻乎无穷。视不以目,察乎无极。此皆无始无终,不始不终。含和蕴慈,愍俗哀蒙。谨录此语,庸示区中。自甲午春,至乙未冬,三洞功毕,东莱披云命工勒石”。

甲午为蒙古太宗六年(1234年),乙未为太宗七年(1235年),这段墨书题记,出自唐朝高士吴筠的《宗玄集》。

1220年,丘处机曾率十八弟子远赴阿姆河南岸接受成吉思汗召见,常盘大定据此认为第1窟即为丘处机与十八弟子造像,四川省社科院胡文和研究员进而提出此窟为十八弟子以及参与开凿石窟的秦志安、李志平。

第2号三清窟是龙山雕刻人物最多的一龛,高266厘米,深360厘米,正壁有一长台,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并排趺坐其上。

太上老君头戴芙蓉冠,面相温和慈祥,颌下有浓密的“V”形胡须。1924年之后,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的头颅遭盗割,从常盘大定的照片来看,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面相清癯,眉清目秀,飘然有道家仙气。

龙山为何得名,我不得而知,而龙山石窟中的诸多龙纹,却让这座山与“龙”有着不解之缘,而又以三清窟最为精彩绝伦,在中国美术史与雕刻史上有着极高价值。

三清窟藻井雕刻五条飞龙,四条分居藻井四角,拖尾徘翔,龙首回顾,顾盼于正中的龙;正中的这条张牙舞爪,昂首向前直冲窟门,腾云驾雾似要冲天而去。

除了三清窟,虚皇窟、玄门列祖洞、披云子自赞窟的藻井也雕有繁复的龙纹,这在中国其他石窟中极为少见。

为何在龙山石窟中频频出现龙的图案?

这或许要从龙与道教的关系说起。

《易经》中不乏“潜龙勿用”“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说。《庄子》中也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记载。

道教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从创立之初便继承了中国古代龙崇拜——道士往来天地之间,需要借助龙的帮助;驾驭飞龙云游四海,也是道教徒的人生理想。

卧如窟中的王重阳卧像 (赵大鹏/图)

恍如步入全真教祖庭

龙山其余石窟则与全真教有关,第3号卧如窟高215厘米,深342厘米,一位老者躺在正中的台基上,左手拂腮而卧,形容枯槁,身形消瘦。

这里相传是“披云子卧化地”,老者也由此被认为是宋德芳卧像。不过,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历来为诸多学者质疑,龙山石窟作为全真教的祖庭,自然不应该漏了祖师爷王重阳,老者更可能是王重阳才是。

在《全真教祖碑》中,我们也不难找到线索。

碑文记载,金大定十年(1170)正月,王重阳与弟子路过大梁(今河南开封),在一王姓人家中寄宿。时逢除夕,王重阳自觉大限将至,遂与众弟子告别,“枕左肱而卧,众皆号恸”。王重阳羽化时枕左臂长眠,与窟中老者姿势颇为吻合。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中描绘的王重阳,浓眉大眼,面有虬须,也与老者神似。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对王重阳不会陌生,而历史上确有王重阳其人。他本名王喆,号重阳子,陕西咸阳大魏村人,48岁在甘河镇遇到仙人吕洞宾传授真绝,悟道出家,后入终南山修炼,掘地为穴,在四隅各种海棠一株,自称“活死人墓”。

王重阳早年为儒生,一生写诗超过千首,弟子编为《全真集》前后集刊行;后弃文习武,中过武举,不过史书中并没有太多他武艺惊人的记载,恐怕也不像《射雕英雄传》中描绘得那般神奇。

玄门列祖洞是龙山最大的一窟,分为前后两室,前室宽396厘米,深174厘米,窟门左右雕有两位护法天王;后室宽374厘米,深382厘米,窟中有7尊真人坐像,对应“全真七子”。

常盘大定来龙山时,当时“七真”已湮没在荒榛之中,其中五尊头像尚存,丘处机头戴莲花冠,身着对襟衣,上唇留有八字胡,下颌一缕长须及胸,隐有飘然超脱之气;孙不二头戴花冠,眉宇间又展示出女子的恬静之态。

如今,“全真七子”的头颅全部被盗割。

《射雕英雄传》中,纵然王重阳神功盖世,“全真七子”的武功却不甚高明。

真实的“全真七子”又如何呢?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在山东创立全真教,赢得了不少信众,其中七人为嫡传弟子,即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全真教留下的“九阴真经”

丘处机在七子中年纪最小,却一手将全真教推向了顶峰。

金朝末年,金朝在与蒙古的对抗中逐渐落于下风,南宋又颇为孱弱,丘处机此时显示出他的过人之处,他接受成吉思汗召见,于元太祖十五年(1220)正月率十八弟子自莱州(今山东莱州)启程北上,爬高山,涉大川,跨戈壁,历经两年多跋涉,来到阿姆河南岸(今阿富汗北境)成吉思汗的军营。

宋德芳(号披云子),正是随他北上的十八弟子之一。成吉思汗对丘处机以七旬之身赴诏之举颇为感动,对其礼遇有嘉,称其“神仙”,军务闲暇之时,时常请教治国养生之道。

一年后,丘处机返回中土,虽然战事频繁,成吉思汗还是派出五千骑兵相送,并赐予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出家人。

明确的政治立场使得全真教迅速得宠,加之此时大道教、太一教业已式微,全真教一跃成为北方势力最大的道教宗派,寺观楼台遍布北方名山大川。

丘处机的北上,也让更多百姓免于杀戮。蒙古人此前嗜血成性,每攻克一座城池皆将男女老幼尽数屠尽,觐见成吉思汗后,丘处机常用道家的清静无为向他进言,“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元史·释老志》)”

忽必烈创立元朝后,丘处机弟子尹志平凭借虎符、玺书庇护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

说句题外话。《神雕侠侣》中的尹志平玷污了小龙女,最终死在她的剑下;而历史上的尹志平祖籍河北沧州,金明昌二年(1191)拜丘处机为师,1227年从丘处机手中接过全真教掌门一职,在他掌教期间,全真教兴盛一时,诗人元好问撰写的《清真观记》,就有“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之赞。

尹志平活到八十三岁无疾而终,让位于李志常。

第6窟也称披云子自赞窟,塑造了宋德芳与门人李志全、秦志安讲经论道的场景,正中的宋德芳头戴芙蓉冠,鼻梁直挺,下颌有三缕长须;李志全与秦志安上身着对襟衫,下身着裙,似正专心聆听恩师教诲。

这一窟被称为披云子自赞窟,源于窟中这则题记:“披云自赞。这个形骸许大,已是一场灾祸。被谁节外生枝,强要幻成那个。更分假象真容,便是两重罪过。只因眼病生华,毕竟有个甚么。自戊戌春至乙亥秋工毕,门人李志全稽道作颂。”

石窟戊戌春(1238)动工,到乙亥秋(1239)完工,历时一年有余。

1237年,焕然一新的昊天观落成,宋德芳想起恩师丘处机曾与自己聊起宋末羽檄纷飞,道经早已散佚之事,遂与门人一道搜集、刻印、储藏道经。

消息一传出,便得到胡天禄的支持与资助,这项庞大的工程持续了六年之久,搜罗遗逸道书七千卷,包括“三洞三十六部之零章,四辅一十二义之奥典”的元朝《道藏》,最终由宋德芳与弟子编校而成。

宋德芳的另一项功绩,便是主持重修了山西芮城纯阳祠(又名永乐宫)。

1252年,丘处机的又一弟子潘德冲主持永乐宫,永乐宫的壁画绘制工作直到元朝灭亡时仍未停止。

今天,永乐宫壁画被誉为中国道教壁画的扛鼎之作。

金庸笔下的全真教留下诸多江湖恩怨情仇,真实的全真教则留下了诸如石窟、壁画、道藏等文化瑰宝,它们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元朝短暂的星空,熠熠生辉,传承至今。

来源:晋行记

关键词: 龙山石窟 常盘大定 成吉思汗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你吃过活珠子吗?你知道活珠子壳不破怎么煮进味道吗?
你吃过活珠子吗?你知道活珠子壳不破怎么煮进味道吗?
活珠子本身就含有特殊的风味,因此在烹饪的时候一般不需另外添加调料让其入味。更好的活珠子是11-12天,为防止鸡蛋破裂流失鲜美的汁,因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