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种粮能挣钱吗?-今日聚焦

来源:陕西网    2022-11-02 22:41:00

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1900亩土地进行粮食专业化生产,一亩地净利润达到1100元,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190万元......从原先以经济作物为主的无粮村转变为种粮大村,从原先的单家独户种粮到规模化经营,合阳县新民社区通过农村产业“逆转型”走出一条粮食稳、产业兴的发展路。

果农采摘熟透的红提子


(资料图片)

从无粮村到产粮村

新民社区有耕地8700亩,地处优质黄灌区,土壤肥沃。作为上世纪60年代回迁的移民村,村民大多脑子活,能折腾,农业发展一直以高效经济作物为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15年前后,新民社区一直是远近闻名的无粮村、富裕村,葡萄、核桃、樱桃……经济作物品种多,更新换代很快。”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山峰介绍。

但近几年,在自然灾害频发和市场行情大幅波动的影响下,新民社区的特色产业发展遇到了难题。

2018年前后,新民社区延续传统产业,种植大棚红提。村集体流转1000多亩土地,以村民入股分红、进园务工的形式经营。

一年后,大棚红提开始挂果,眼看收成在望,却由于务工村民不当使用生长调节剂,导致果子“全军覆没”,损失达60多万元。

“不久后,一场突发性冰雹,又让好几个大棚受灾,务工村民都没及时赶到。”李山峰回忆起来直摇头,几年里,村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增长,还背上了债。

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不规范、村民管护责任划分不明确、农村劳动力缺乏……村干部在几次讨论后意识到问题所在。

新民社区的出路在哪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应该怎样发展?地处八百里秦川的延伸带,种粮一年两季有保证,李山峰想到:或许可以调整思路,以粮食种植为产业突破口。

想要在粮食稳产的基础上见效益,就要先改变无粮村是富裕村的观念,2019年,新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始尝试新的产业发展方式:种粮。

种粮能挣钱吗?

2019年年初,一趟吉林中粮集团的研学之旅,让新民社区“两委”干部收获颇丰,但回到新民社区后,从哪里下手,成了第一件要讨论的事情。

在新民社区,虽然有数量可观的土地,但学习东北地区大面积种粮,不少村民在社区“两委”会议上提出了疑惑,种粮能挣下钱吗?

2021年11月,秋粮种植时节,在路井镇党委指导下,新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的形式,以300元每亩的价格作为保底收益,流转村民1900亩土地用于粮食生产,农民土地入股加入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利益共享。

同时,新民社区将1900亩粮食的耕、种、管、收环节部分托管给鑫侬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区干部集体盯在地头,带着忐忑和期待的心情,看着粮种播种下去。

“我们每亩地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收取服务费用200元,县农经站还给补贴60元,同时利用现代农机设备,粮食产量和耕种效率整体提升了50%,农机合作社利润也比以前多了近五成。”鑫侬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红军介绍。

今年49岁的谭红军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在种地的20多年里,他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传统的稻麦种植利润微薄,必须要转向现代农机、农业技术要收益。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步便通过对农资、农药的统一采购、管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夏收过后,除去托管费用,新民社区每年每亩地利润能达到1100元,集体经济收益可达190万元,其中49%的收益将会给入股村民进行二次分红。

“小麦生产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新民社区粮食丰收第一仗,算是打响了。”李山峰站在地头高兴地说。

全托管让农民成“甩手掌柜”

63岁的村民赵建勇家里有五口人,儿女都已成家,老两口决定将自家16亩责任田托管给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做起了“甩手掌柜”。

“把土地托管出去,除了每年好几千元的租金收入外,我们老两口也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平时就近务工,空闲了就去城里看看小孙子。”赵建勇说。

而村民刘永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常年忙着外出务工,家里12亩责任田基本属于粗放经营,种下去也没有时间管,最后只能是有多少收成算多少。

他细细算了一笔账,“种小麦,多浇一遍水能多打100斤,多卖120元;但浇一遍水,耽误一天打工,就少收入150元,浇地还得花三四十元,算一算,还亏了六七十元。”

在新民社区,不少村民和刘永江有着相似的苦恼。新兴的农田托管模式不仅能降低作物生产成本,还将农民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2018年起,鑫侬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大面积统一种植、收割,采用宽幅精播、种肥同播等新技术,让粮食单产水平增加15%到20%。

早上5点刚过,天边泛白,鑫侬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张振磊带着“团队”的农机手将所有机器检查了一遍。“麦收三件宝,穗多、粒多、籽饱,通过小麦的亩穗数、穗粒数、颗粒重就能知道它的产量……”刚30岁出头的张振磊作为一名“新农人”,说起农业生产头头是道。

地还是那块地,种植的还是小麦和玉米,通过托管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农民整体算下来却是赚了钱。

据了解,在新民社区,像赵建勇、刘永江这样的种植户占到一半以上,随着土地托管模式的不断探索,村民的种植热情也逐渐被调动起来。2022年,新民社区粮食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占到社区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

(当代陕西) 

关键词: 新民社区 专业合作社 集体经济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未名医药人为拉闸北京科兴致损 被判赔1540万元
未名医药人为拉闸北京科兴致损 被判赔1540万元
11月5日,未名医药(002581 SZ)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未名)收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送达的(2021)京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