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然而,却有一些子女没有履行赡养义务,导致父母长期心情低落、生活困苦。“重阳节”前夕,扬州市江都区司法局发布,2020年以来,该局法律援助中心累计办理赡养案件51起,为数十名老年人讨回了公道,解决了养老的后顾之忧。
(资料图)
老夫妻赡养无保障,法援帮忙打官司
“这么多年了,儿子都没有养我们,平时基本不来往,今年春节都没有回来看我们。我们不指望他给多少钱,只希望他尽尽孝道!”今年年初,75岁的李老汉和72岁的老伴来到区法援中心求助,希望儿子能履行赡养义务。
“我们两个每年各有2000多块钱农村老年人补助,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花销大,我前两年开刀,花了几万块。”李老汉告诉法援工作人员,他和老伴生有一儿一女,女儿是贴心的“棉袄”,会看望他们,给他们钱、照顾他们,但是儿子“太不称职”。
了解情况后,法援律师为老夫妻俩写了诉状,请求法院判令儿子、女儿每月给付生活费,平摊今后两人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以及日后的丧葬费。法院审理后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老夫妻俩的一儿一女,应当依法履行赡养义务。
最终,法院作出判决:一儿一女每月各给付老夫妻俩600元生活费,老夫妻俩日后的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一儿一女各负担二分之一。在区法援中心的帮助下,老夫妻俩打赢了赡养官司。
患病父亲老无所依,法援助力讨公道
“老伴去世多年,我一个住,现在两个儿子不养我,我该怎么办?”今年2月,74岁的栾老汉来到江都区法援中心求助,称自己生活困难,“没法过日子了!”
通过交流,法援工作人员了解到,赡养问题一直是栾老汉的心结,2021年时,在当地村委会调解下,他曾经和两个儿子达成调解协议,但两个儿子都没有履行协议。“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除了农保外,没有收入来源。”栾老汉愁眉苦脸地说,他每个月吃药都要花费五六百元,有时要靠借钱买药。
随后,法援律师为栾老汉写了诉状,将两名儿子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认为,栾老汉年逾七十,身体不好,凭借自身劳动能力和收入,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两个儿子应该履行法定赡养义务,各自承担二分之一的赡养责任。
前不久,法院作出判决:栾老汉的两个儿子每12个月,轮流为他提供适宜居住的房屋;每年各负担栾老汉3500元生活费,栾老汉此前已经产生的医疗费,两人各给付一半,今后栾老汉的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两人各承担二分之一。
残疾父亲生活困苦,法援帮忙讨得赡养费
“我上不了班、赚不了钱,姑娘不养我,我日子怎么过呢?”今年4月,残疾人老吴向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希望法援帮自己讨要赡养费,“我要得不多,一个月几百块就够了。”
法援工作人员通过交流了解到,老吴今年60岁,与前妻婚后生育了女儿小吴,此后,两人离婚。2013年时,老吴因为中风,造成半边肢体丧失功能,从而失去了劳动能力,2017年,他办理了残疾证,被认定为肢体残疾三级。
没有劳动能力,就没有收入来源,老吴需要女儿履行赡养义务,给他养老。因为赡养问题,老吴和女儿产生了矛盾,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于是向法援中心求助。
法援律师代理案件后认为,老吴和小吴父女之间血浓于水,对簿公堂容易伤害两人之间的感情,于是,积极配合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最终,父女俩达成了一致的调解协议——老吴心心念念的赡养问题解决了!
通讯员 王诚 景林
编辑: 张晨
关键词:
二分之一
工作人员
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