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世界速读:青春献给中国大乙烯

来源:铁人先锋    2022-09-24 05:27:36

很多人羡慕孙长庚的“幸运”,年纪轻轻就成为中国大乙烯技术工程的核心专家,屡获大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面临一个个考验时,付出了怎样的心血——


(资料图)

过去十多年,除了结婚时染过一次黑发,孙长庚一直顶着一头“奶奶灰”。同事们总拿他的头发打趣:“原来科研专家也这么时髦。”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才30岁就满头白发,是因为他为中国大乙烯工程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今年43岁的孙长庚,是寰球工程北京分公司工艺部经理。他29岁成为国家大乙烯工程专项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36岁捧回了中国石油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第七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37岁那年参与完成的重大科技专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很多人眼中,他是成功且幸运的。

入职时,机缘巧合,身在无机组的他被安排到兰州乙烯项目,负责裂解炉工区。面对相对最难的岗位,他并未多想就接受了任务。

乙烯产能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彼时的中国已是世界乙烯消费大国,但国内乙烯自给率仅能达到40%左右。而且,中国在乙烯装置方面缺乏自主技术,严重依赖进口。

2008年,中国石油决定设立“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开发”重大科技专项,以大庆石化公司新建的6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依托,实施乙烯技术国产化。没有先例和经验,这条道路充满不确定性。而一旦成功,就能让中国乙烯产业摆脱对外依赖。

项目被列入国家专项工程,由寰球公司担纲。走出校门不到4年的孙长庚,负责全流程模型的整合和计算参数优化环节的工作。这项工作很“烧脑”,一套百万吨乙烯装置由五六百台(套)设备构成,每台设备最多会受数十个关键工艺参数影响,仅搭建一个主要计算模型就需要800多个模块,一次计算生成的报告打印出来超过8000页。

让孙长庚感受到压力的并不是复杂的内容,而是这项工作的特殊性。这个环节不能试错,因为一步算错,上下游上百亿元的设备投资都要打水漂。

那段时间,身边的人都觉得他魔怔了,吃饭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坐在角落自言自语,走路的时候低着头嘴里念念有词,洗澡经常能洗1个小时……不到半年时间,孙长庚一头乌黑的头发变为花白。

付出终有回报。2012年10月5日,国内首套自主技术建设的乙烯装置一次投产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乙烯全套技术的国家。那天晚上,在装置现场的孙长庚回到宾馆,久久不能入睡,在窗口看着夜色站了1个多小时。

经历了重大项目的历练,走上管理岗位的孙长庚,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乙烯行业方向性问题。

2015年前后,美国利用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主导了乙烷制乙烯的潮流,制乙烯原料不再局限于液态。这是国际乙烯行业实现原料轻质化的一次重大升级,相较传统的石脑油等原料,乙烷制乙烯收率高、流程短、成本低、能耗低,尤其是价格优势显而易见。当时测算乙烷从国外进口到国内,每吨折合人民币2000至3000元,而国内石脑油价格达到每吨5000至6000元。

早在2013年,孙长庚就开始琢磨乙烷制乙烯工艺,但因国内缺少乙烷资源,他和团队只能在国外项目上练手,积攒经验,等待时机为国效力。

2019年,国家启动乙烷制乙烯示范工程,开设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和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孙长庚终于盼来了这一天,他更拼了,白发也更多了。

2021年8月,两个乙烷制乙烯项目先后投产。孙长庚和同事们开发的乙烷制乙烯技术工艺包,使乙烯收率由液体原料的30%左右提高到80%,成本降低约30%,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图中第二排右二为孙长庚

在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投产仪式上,孙长庚站在项目总负责人张来勇身后。逆光中,他发现面前这位为中国乙烯技术奉献了30余年的老专家,早已是两鬓霜白。他回过头去,看到身后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迎着朝阳站在阳光里。那一刻,孙长庚的思绪涌上心头:“面前是一代人,身后又是一代人,中国的大乙烯事业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且后继有人了!”

关键词: 兰州石化 中国石油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汽车站在哪个区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市共有几个长途汽车站?天津现在我知道有五个长途客运站,包括老天津站后广场的客运站。虽然天 [详细]